近日,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自传体小说《钢琴课》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不仅是麦克尤恩的第18部小说,更是他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作品,原著篇幅近500页,时间线横跨半个多世纪。
《钢琴课》以男主人公罗兰·贝恩斯的一生为主线,通过他的视角,串起了20世纪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撒切尔夫人上台、福克兰群岛战争、柏林墙拆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工党当选以及英国脱欧等。小说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塑造了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鲜活真实的普通个体。通过一个人一生的棱镜,对历史和人性进行了有力的沉思。
该书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资深译者周小进翻译。他曾翻译过麦克尤恩小说《我这样的机器》、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阿德勒作品《自卑与超越》、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等。
周小进在译后记中写道:“麦克尤恩以老练的笔法,将时代的史诗和小人物的一生结合起来,相信有一些社会阅历的读者肯定会产生共鸣。时代的潮水涌来,我们惊慌失措、无处躲藏;潮水退去,我们踉踉跄跄重新站立起来,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人人举目四望,茫然不知所措。”故事主人公罗兰在柏林墙拆除现场说:“这个割裂的城市、割裂的世界,有一部分历史是他的。”周小进说:“我想,这世界有一部分历史,也是我们的。”
伊恩·麦克尤恩
《钢琴课》是麦克尤恩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书中所描写的重大历史事件皆为麦克尤恩亲身经历,同时小说主人公罗兰·贝恩斯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也与麦克尤恩本人有着高度契合,形成了一种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呼应——整部作品是麦克尤恩对自己人生和写作的一次回望、总结和叙述。
麦克尤恩曾在采访中表示虽然“《钢琴课》不是自传”,但他的确“攫取了自己的人生片段”,而这是麦克尤恩此前创作中从未尝试过的,“关于家庭生活、我失散的哥哥、寄宿学校等等”。小说中,主人公罗兰的父母在二战期间相遇,在生下罗兰之前,两人就育有一子,迫于当时的局势和经济状况,长子刚生下来六周就被送走。罗兰童年时期,父亲被派往非洲驻军,罗兰随军多次迁徙,而母亲在这段婚姻生活中极其压抑,长期遭受父亲暴力。母亲临终前,罗兰与失散多年的同胞哥哥罗伯特相认,这一情节也同样与现实情况呼应。
正如麦克尤恩在采访中所说,《钢琴课》探讨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体生活如何产生影响,偶发事件又是如何支配和改变人生轨迹;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肯尼迪……那些“遥远的希腊神祇”,虽然与普通人隔着时间和空间距离,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依然会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罗兰·贝恩斯作为一个普通人,参与和见证了20至21世纪的大部分重大历史事件,他的生活和记忆在历史中成形,他本人也在创伤中成长……
伊恩·麦克尤恩(左)、大卫·夏普(右),直到2002年麦克尤恩才知道自己同胞哥哥的存在。
除了历史背景和自传色彩外,《钢琴课》中的女性角色也是一大亮点。小说中的钢琴课女教师米里亚姆、罗兰的前妻阿丽莎、阿丽莎的母亲简·法尔莫、罗兰的母亲罗莎琳德以及挚友兼伴侣达芙妮等女性人物,各自在奔腾的时代洪流中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她们之中有人沉浸于艺术、追寻狂放之爱;有人抛弃家庭、追寻作家梦想;有人默默陪伴,最终相伴走过余生;有人舍弃事业、以家庭为终点;还有人活在丈夫的阴影下,默默忍受,压抑一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女性命运。她们的故事以支线形式呈现,但麦克尤恩细腻的刻画给了每位女性清晰的轮廓和特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故事都足以独立成书。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原著书名Lessons,中文书名译为《钢琴课》部分含义源于小说中主人公罗兰·贝恩斯在古巴导弹危机背景下与钢琴课女教师米里亚姆之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禁忌之恋。这段充满战栗和情欲的性启蒙经历,不但让罗兰“初尝禁果”,更是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终生的伤害,以至于罗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抚平这创伤的方法。
电影《钢琴家》(2002)海报
无独有偶,电影史上亦曾有过几部与“钢琴课”类似或重名的作品:《钢琴家》(2002)、《钢琴教师》(2001)、《钢琴课》(1993)……无论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情节上是否与这些电影有一丝半缕的关联,音乐、情欲、畸恋等话题注定是艺术家探索人性的重要抓手。
同时,lesson一词在英语中也有“课程、经验、教训”之意,本书蕴含了麦克尤恩对其人生和写作生涯的总结之意。主人公罗兰在历尽千帆后,也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教训”。如果说今年76岁的麦克尤恩有封笔之意,那么《钢琴课》无疑符合他最后一部作品的标准。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叶嘉怡